跳到主要內容

從一張照片看…讓我們來談談良性溝通之可能

 勞資協商是不打不相識,之後更重要的是持續地溝通對話……。

文/陳勤芳 幹事

  新北市勞工局曾於民國108年舉辦第一屆勞資協商論壇,席間邀請了當時知名度甚高的勞資雙方代表與會分別是長榮罷工工會幹部以及長榮公司代表出席論壇的管理階層,如果將當時的背景設靜音只看台上先進們的肢體語言拍個照,可以看到協商未果的陰影仍在,雖然兩位就坐隔壁但其實距離很遠。而席間各位勞動法界的教授們不斷地為觀察許久的台灣勞動現象感到不捨,而勞動部高層官員則像忙碌的公關蝴蝶到處跑行程不停地開會,卻無法在場接受現場上千位民眾血腥的即席問答,例如在台灣組織工會門檻太高、勞工團結執行爭議權過五關斬六將困難重重之類的問題給予畏罪潛逃之感。於是乎主持人語重心長地道出:「勞資協商是不打不相識,之後更重要的是持續地溝通對話……。」

  回顧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的活動歷程更是如此,身為勞工初始的話語權並沒甚麼存在感,長年於同一單位沒有年資沒特休,更沒調薪,依附著最低工資,春節加班兩倍薪從沒發生過等等諸多明顯不合勞基法的剝削規定,此外,「怪罪於受害人」的刻板印象更是加重了剝削的苦澀,被剝削只能怪自己?若把眼光拉遠拉大到國外去觀察歐美國家的經濟表現,事實證明號稱就業市場彈性最高(意即資遣如家常便飯)的美國比對勞工保障較強的歐洲國家例如瑞典與德國是相對較差的,即使是在景氣低迷的疫情後時代觀察亦同。因此當有聲音將錯誤怪罪於勞工要求太多的工作保障和太高的薪資,以至於傷害工作環境的和諧時,請仔細想想勞資爭執的開端是否在於維持人的基本安全?基本生存工作權是否顧及?年度發包預算編列後,執行後錢究竟是去了哪裡?從選舉政治延伸出的民主訓練在臺灣,大家都在吵意識形態沒人在意事實,於是乎工會撥開表象看見事實的能力更形重要。這裡的工會能力意指每一位會員的識別能力、溝通能力、判斷能力、執行能力與團結動員力。


此為示意圖。繪者CFC。


  近日有幸見證工會群組終於可以進行跨單位的職場現象溝通覺得感動。請容許在下以簡單描述此現象給非群組內的讀者理解,其源自於一張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看手機的照片,基於對於職場的熟悉度大夥檯面上檯面下各自表述,正反兩面的聲音都有,基於薪酬新制度的不滿,對於作業流程的阻礙改進建議,對於工會問題處理的範疇釐清等等,最後對於問題的討論終於不再是空談,有人積極地與主事者簡述該硬體設置的問題所在,初步得到了善意的回應。太好了,這張照片所引發的這種回饋清楚地說明了群組設立目的在於「溝通協調」也確實能達成職場的「微改善」,藉由面對共同的痛點,大家集思廣益來表達,思考可能的解決方案。在電視媒體裡大家習慣見聞的工會抗爭形象並非常態而是特例,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許多小事才是日常,而小事並非不重要,常常是累積許多的小問題最後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或是一個事件的導火線時有多聞。

  同時也提醒自己,群組非萬能,在贊同或反對留言的同時,必定追究人機介面之外的真相。老天爺給每人公平的二十四小時,有人花時間工作勞動,有人花時間打字,經營這個必然失去另一個,因為人最多兩手,不及章魚的八個,群組留言即為打卡,不是打卡工作就是打卡休息,不得不謹言慎行啊。而不擅於使用3C平台於群組發言的會員,是否也要增加會員彼此之間互動與溝通頻率,才能讓一張照片想要傳達的訊息不失真呢?3C電子商品的熟悉與否對於達成良性溝通各有優劣,群組是個媒介不是全部,探究背後的真相更迫切且重要,期待新的一年各案點勞資關係的良性溝通更進步,更貪心地希望殺紅了眼的普欽與澤倫斯基能坐下來進行良性溝通結束烏俄戰爭,更希望台灣與大陸能夠繼續和平對話維持台海和平,地球上沒有人是局外人,如果身處於基層勞工的我們都做到了良性溝通,那還有誰做不到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會刊專文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會刊》  中華民國111年 第01期 《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會刊 》  中華民國111年 第02期 《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會刊 》  中華民國111年 第03期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會刊》 中華民國112年 第04期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會刊》 中華民國112年 第05期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會刊》 中華民國112年 第06期

TTLU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 | 相關報導

  派遣工的正義 我不是你的免洗筷 【特別報導】 TVBS專題由林上筠記者報導,2018年10月28日YouTube上架,2019年獲得 曾虛白新聞獎 ,以下引號內文轉貼自該頻道介紹文。 「台灣低薪循環,濫用派遣薪水打折是主因之一,這六年來公部門私企業,出現"節省人力"新巧門- 「勞務承攬」!這些外包員工形同外人,勞動權益比派遣還要差。 ...(略) 我們都是勞工,有一天,資方慣性使用打折派遣員工,省成本省過頭,你我都會受到衝擊!別再置身事外,沒有人是局外人一起來追正義。」    在影片的專題介紹裡有台中榮總的傳送員,第一屆的代理理事長吳月霞就在接受記者訪問的同時接到雇主「關切的電話」,勞工面對這樣的情境更需要工會團結的力量展現,面對問題共同處理與面對, 要求當責的管理者面對問題進而處理問題,而非處理發現問題的人。這才是管理監督機構應一肩扛起的處理態度。 歷年媒體活動摘要 👉 苦勞網相關報導連結 >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 👉2023/08/02   【中油大樓前舉牌】會員林中平和徐榮德,中油桃園煉油廠的承攬勞務公務車司機,在中油大樓前舉牌要求「年資併計」、「直接僱用」詳見《報導者》文字記者: 林雨佑,攝影記者: 楊子磊的深度專文報導 👉2023-07-27   中油委外勞工爭取特休併計反被解僱 將前往中油大樓靜坐抗議 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23-07-27   中油委外勞工出面揭露假派遣 來源:本會YT 👉2023/05/01 【立 委洪申翰質詢假派遣】國營事業承攬商違法簽定期契約!立委洪申翰怒:把勞工當免洗筷!部長王美花承諾3個月內清查並改正!2023.05.01 經濟委員會 國會頻道 立法院議事轉播  影音來源:YouTube頻道 洪申翰 Sun Han 👉2023/04/27 【立法院記者會】違法定期契約、報到先交自願離職書、疑似侵佔獎金 中油外包商把勞工當塑膠,削錢手段超狂 相關報導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23/04/06 【內政部前記者會】 合作社蠻橫、剝削勞工,內政部管不了 ? 相關報導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影音來源:聯合影音網    👉2022/12/25  「零派遣」淪口號?政府機關濫用「派駐承攬」 來源:中國時報 👉2022/12/21  控...

關於我們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 之圖徽乃由東海大學工會理事長 廖庭輝 先生所設計,為表達派遣議題重要的三角關係( 派遣勞工、派遣公司、要派單位 )。   其三角形構圖, 黑色 較長之一端,代表勢力及資源充沛的 派遣公司 與 要派單位 的壓榨情形,在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的創會初期迄今的既有框架設定下為公部門單位或具有公部門色彩的後期轉民營化機關。   紅色 端則為長期被定期勞動契約所約制工作發展天花板的 派遣勞工 。 紅黑顏色比例呈現1:2 為意象形地呈現勞資溝通對話過程中資源及武器不對等的事實。   於前秘書長施士青先生的提議下,圖誌中偏 左側 派遣勞工 的那滴 紅色血汗 位於紅色端下方而非正中央,突顯其弱勢血汗。本會誠摯感謝東海大學工會理事長 廖庭輝 先生當初的熱血相挺本會之識別設計,名片設計及印刷輸出共四盒都是廖先生傾全力相助草創的工會時期。謝謝廖先生及尚未具名友情相助的創會夥伴們,沒有你們就沒有現在的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感激不盡。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臉書社團 🔗 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FB粉絲專頁 · 社群 💬